学会选择——个人主义时代的必修功课
在上篇文章《选择的悖论 | 自由真的是件好事吗》中,我们了解到,现代人的迷茫和焦虑,实际上是伴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——个人主义让我们拥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,也赋予了我们自主选择的权利,然而进化却没有给予我们一个善于独立思考和善于做选择的大脑。
于是,面对未来,我们只知道自己拥有各种自我发展的可能性,却不知道要如何具体选择和行动,结果就只能在纠结以及与他人的对比中,变得越来越迷茫和焦虑。
想要走出这种困境,我们就得先了解选择背后的重要客观规律,以及大脑的原始本性所带来的阻碍,然后以此为基础,把自己训练成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者。
今天这篇文章,就是我根据这些客观规律和个人经验总结出来,关于选择的四个关键建议。
在说第一个建议之前,我想先问你两个问题:
1)你平时在淘宝上买东西的时候,是总喜欢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货比三家,直到挑到质量、款式和价格都最合适的那个为止,还是觉得差不多就好,只要发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就会下手,而不会去想“会不会还有更好更便宜的”?
2)从理性的角度来看,你觉得是前一种决策方式更合理,还是后一种决策方式更合理?
我猜想,不少人可能会觉得第一种决策方式更合理,这种想法背后的逻辑是:“如果有性价比更高的选择,为什么不去选呢?”其实,不仅普通人会这么觉得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经济学家们都是这么认为的,在他们看来,理性决策就是要在所有选择中挑选出最优的那一个。
然而,美国行为经济学家赫伯特·西蒙(Herbert Simon)却对此提出了质疑。西蒙意识到,人的认知能力和精力都十分有限,而我们面对的信息和选择又是无穷无尽的,在这种情况下,找到最优选择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于是,西蒙提出了一个新的决策理论——满意度(Satisficing)。这个理论告诉我们,最好的决策策略不应该是追求“最佳”,而是满意就好,也就是说,只要某个选择超出了我们内心设定的最低满意标准,那它就是好的选择,即使还有更好的选择,也已经没有意义了,无需再去考虑。
事实上,这种“满意原则”不仅仅在决策理论领域被证明是最好的选择策略,在心理学领域也得到了有力的支持,因为心理学家发现,在生活中,那些最大化倾向高的人通常生活满意度更低、更不快乐、更不乐观而且更有抑郁倾向。
最大化者(maximizer)常常有不切实际的期望,他们害怕后悔,不愿失去机会,害怕跟别人比较,这些担心和害怕就会使得他们总是处于焦虑和纠结之中。当选择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,他们又会非常地失望,而且深受后悔和自责情绪的折磨。
相比之下,满足者(satisficer)则快乐很多,因为选择数量的增加并不会对他们造成多大影响,当满足者发现一个足够让自己感到满意的选择时,他们就不会再继续寻找,也不会去想是不是还会有更好的选择,而是会安于自己的选择。
了解了最大化者和满足者之间的差别之后,我们就不难明白,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选择者,我们首先要做的,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满足者,学会接受“够好”的选择,而不要执着于“最优”选择。
一旦我们成为一个懂得满足的人,和别人的各种比较就不再重要了,后悔也减少了。这样一来,即便身处这个复杂且选择过剩的社会,内心也会更平静。
那么,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满足者呢?
一方面,我们需要弄清楚自己在乎的究竟是什么,什么是真正重要和必须要有的,什么是可以妥协的。只有想明白了这些问题,我们才能在做选择时,知道什么是“够好”。
另一方面,我们还需要培养知足和感恩的心态,这能帮助我们安于自己的选择,避免因为各种比较而陷入不满情绪之中。只有懂得知足和感恩,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满足者。
上面说到的“满意原则”,比较适合于选项不确定,选择空间较大的情况,但是在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需要在几个都不错的选项中进行选择,这个时候,我们该怎么办呢?
如果是这种情况,我们可以根据“心安原则”或者“不留遗憾原则”来决定。
什么是“心安原则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绕过理性大脑,不用理性去思考,而是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,然后选择那个最让我们心安的选项。
我知道,此时的你肯定会说,这种判断方式是不是有点太感性了呢?的确如此,但问题是,选择,究其根本,就是一件以情感为主导的事情,因为所有选择,到最后都是一种价值层面的选择。
要知道,我们之所以会纠结于某些选择,一定是因为这些选择都是有价值的——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我们的某些内在需求。既然无法兼得,那么最后的判断依据只能是,哪种需求的满足对我们来说更重要。
这种价值判断本身就是非常主观的,它因人而异,没有什么对错之分,它也不受意识和理性的控制,也就是说,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理性来决定事物的重要程度,因为“什么更重要”靠的不是逻辑推理,它取决于我们的内在情感,而了解自己内在情感的方式只有一种,那就是,回到内心,然后用心去感受。
很多人都觉得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,但实际上,我的理性只用在策略的思考和任务的执行上,我在做选择的时候,通常不用理性去思考,而是会依赖于自己的感受。
因为我知道,选择好坏的判断标准不在外面,而在自己的心里——只有当最终的选择与它在我内心的重要程度相匹配时,我才会感到心安。如果心是不安的,就算最后的决定听上去再好,那又有什么意义呢?
从这个角度来说,能够让自己心安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,而心安不安只有你自己能感受到,所以,别人是没有办法帮你做选择的,也没有办法真正给你建议,因为别人体会不到你内心的感受。
除了“心安原则”之外,我们还可以用“不留遗憾原则”来帮助自己做选择。如果说“心安原则”是从获得的角度来思考选择,那么“遗憾原则”就是从失去的角度进行思考。
很多时候,我们会在选择面前纠结和犹豫不决,是因为我们害怕面对失去,不愿意承受失去的痛苦,但如果我们能够在选择之前就接受和面对这种痛苦,那么这个选择过程就会变得容易很多。
“不留遗憾原则”的作用就在于此,它会让我们提前想象失去的痛苦,并在内心接受这种痛苦,然后再扪心自问:如果说一定要承受某种失去的痛苦,那么哪种痛苦是我最不愿意承受的?如果说人生注定要有遗憾,那么哪种遗憾是我最不想留下的?
这样的思考策略其实是利用了大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,那就是相比快乐,我们的大脑对痛苦更为敏感。所以,当我们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更重要的时候,不妨想象一下,什么样的失去和遗憾会让自己更心痛,那个最让我们心痛的就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。
除了需要面对“失去”的痛苦之外,在选择的过程中,我们还需要面对另一种痛苦,那就是不确定性的痛苦。
从本质上来说,任何选择其实都是有风险的,因为选择仅仅是一种手段,是我们得到某种结果或者实现某种状态的手段,然而,没有人能够保证,我们做出了某种选择之后,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状态。
对于风险的害怕和担心就会使得我们不敢做出选择。面对这些潜在风险,我们到底该怎么办,怎样才能突破这种担心和害怕呢?
说到这个问题,我想起了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·弗洛姆在《爱的艺术》中提到的关于爱的看法。弗洛姆认为,爱并不是一个对象问题,而是一种态度,一种性格倾向,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。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,不培养爱的能力,那么他/她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,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。
不得不说,弗洛姆的观点真的很有道理。关于美好婚姻,不少人都抱有这样的错误信念,那就是,只要遇到了那个所谓“对的人”,我们就会永远幸福。但实际上,决定我们是否会幸福的关键因素,不在于对方是谁,而在于我自己是谁,也就是说,想要真的拥有幸福,我们就得先让自己成为“对的人”,让自己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爱的能力,否则,那个Mr./Miss Right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Mr./Miss Wrong。
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的选择上。
从表面上看,每个人想要的似乎都不同,但是深入挖掘的话,我们就会发现,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其实都一样——我们都想要拥有成就感和自信,渴望被接纳、被尊重和被认可。
不可否认,选择本身的确重要,因为不同选择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和机会是不同的,然而,更为重要的,其实是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态度,因为不管是成就感,还是自信,都不是外在事物可以赋予的,它们只能来自持续努力所带来的自我突破,以及“我可以”的内在信念,而想要得到他人的接纳、尊重和认可,我们就必须先确保自己是值得的。
由此我们不难发现,真正重要的选择其实不在外面,而在我们自己的头脑里,在于每次面对困难、挫折或失败时,我们会如何去看待它们:是把它们看成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质疑与否定,然后陷入消极情绪,并最终选择放弃,还是把它们看成是一次成长的机会,然后想办法突破或者寻找新的出路?
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选择,不管我们选择哪个方向,选择哪条道路,这条路上都一定是布满荆棘的,有很多困难和挑战等着我们去克服。但是,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阻碍,实际上并不是外在困难,而是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与否定,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。这些恰恰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和选择的。
如果不懂得如何掌控头脑中的内在选择,我们就会一直被自我否定的情绪所限制,种种尝试最后都会以失败告终,对于成就感和自信的渴望也永远得不到满足。但如果我们懂得如何把握这最重要的选择,那么我们就拥有了对结果的掌控权,我们的字典里也就不再有“失败”一词,因为别人眼里的“失败”,对我们来说,只不过是“还没有成功”。
有了这样的信念和底气之后,我们便不会再有“万一…怎么办”之类的担心,因为我们知道,只要不放弃,不断根据现实反馈来调整策略,我们就一定可以最终实现自己想要的。
想要摆脱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痛苦和迷茫,除了学会把握住最重要的内在选择之外,我们还需要培养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,那就是,学会接受不确定性,并与它和谐共处。
选择之所以是件很困难的事情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,我们所面临的大部分选择,实际上都是在为未来做选择,而未来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,而且未来离得越远,它的不确定性就越高,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风险,可问题是,我们的大脑是极其厌恶风险的,它需要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性才会感到安全,才能做出决定。
这种对确定性的主观需求,与未来不确定性的客观事实之间就会形成一种矛盾,让我们陷入困境,无法向前迈步。
举个最常见的例子。很多人在思考个人发展的时候,总是想要先确定自己喜欢什么,然后再去选择和行动,但真实的情况是,“我们会喜欢什么”就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,它由很多可变因素决定,比如我们自身的能力、内在价值观、主观期待,以及外部机遇等等。如果我们执着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,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焦虑和痛苦。
这种矛盾要如何才能化解呢?我的建议有两个:一是放弃对确定性的执着,学会接纳不确定性;二是不要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,因为未来越远,不确定性就越高,而是要把目光放在当下,让自己先行动起来,然后再在行动中,根据实际情况对策略和选择进行调整。
关于这两个建议,我想用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解释。
前一段时间,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说,她打算结束全职妈妈的身份,重返职场。目前,她有几个职业方向可以考虑,但她并不确定哪条路更适合自己,所以内心一直特别纠结。她希望我能给她一些建议。
我帮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客观分析,但是聊了很久之后,我发现她依然很纠结。
最后,我实在没办法了,就直接跟她说:“你其实没必要把这个选择看得那么重,因为它并不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多深远的影响。现在整个商业环境变化都非常快,机会也层出不穷,你很有可能过几年就得换领域。所以,不要把此时的选择看成是你人生方向上的选择,它最多只会决定你接下来两三年的职场方向。现在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迈出第一步,尽快回到职场,找回曾经在职场中的自信。只要有了能力和自信,未来的机会多的是。”
没想到,听完这句话之后,她瞬间就不再纠结了:“是呀!你说的很对,我又不是在为这一辈子的职业做选择。说不定,我接下来的工作,做个两三年就不做了。我现在要做的,就是尽快找到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,然后重新开始。未来的事情,未来再说吧。”
这个时候,我才意识到,她之前会如此纠结,其实是因为她想得太长远了,她在潜意识中觉得这个选择会决定自己今后的整个职场方向,所以她很害怕会选错,因为选错的成本太大。当她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未来,并且只关注接下来的两三年时,她对确定性的需求就没那么高了,对风险的容忍度也随之增加了。
“想得过于长远”,其实是很多人在做选择时都会犯的“错误”。然而,人生原本就是一个动态发展和变化的过程,中间充满了不确定性。我们只有在走完了这一步之后,才会知道下一步会有怎样的机遇和挑战,但很多时候,我们第一步还没有走,就执着于想要知道第五步,甚至是第十步是什么样的。我们的纠结和迷茫往往就是这种执着所导致的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虽然说未来是不确定的,但是这当中也有确定不变的东西,这种确定不变的东西就是能力。事实上,不管我们做的是什么,把事情做好所需要的底层能力都是相同的,也就是说,只要你能把一件事情做好,你就有能力把其他事情也做好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提前知道未来的路会怎样,因为只要我们能够把当下的每一步走好,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的能力,那么我们脚下的路就一定会越走越顺,越走越广。
最后,帮大家总结一下:
如何做一个明智的选择者
1、成为一个满足者,而非最大化者
不要执着于“最优选择”,因为“最优选择”并不存在,而是要学会接受“足够好”的选择。当然,你内心得有一个“足够好”的标准,也就是说,你必须弄清楚自己在乎的究竟是什么,什么是真正重要且必不可少的,什么是可以妥协的。此外,学会知足和感恩也非常关键,只有懂得知足,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满足者。
2、牢记“心安原则”与“不留遗憾原则”
不要用外在标准去评判自己的选择,而是要跟随自己的内心。要知道,我们内心的感受才是评判选择好坏的终极标准,因为如果心是不安的,就算最后的选择听上去再好,那又有什么意义呢?
如果依然不确定如何选择,那就问问自己:如果说一定要承受某种失去的痛苦,那么哪种痛苦是我最不愿意承受的?如果说人生注定要有遗憾,那么哪种遗憾是我最不想留下的?
3、把握住最重要的选择
不要把外在选择看得太重,因为真正决定我们是否会成功和幸福的关键点不在外面,而在里面,在于每次面对困难、挫折或失败时,我们会如何去看待它们,以及接下来会如何去行动。这些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选择。
4、放弃对确定性的执着
在迈出第一步之前,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知道第二步会怎样,更别说第五步或者第十步了。所以,不要想得太远,要学会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未来,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,然后根据“满意原则”或者“心安原则”,先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再去迈第二步,把每一步都走稳,走踏实,与此同时,不断训练自己的底层能力。
更多个人作品
在线课程
《Susan的美语训练营》(查看菜单)
回复“转载”,了解转载要求